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
(试行)
项目名称: 新能源汽车IGBT封装生产线建设
建设单位(盖章):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
编制日期 2013 年11月22日
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
项目名称: 新能源汽车IGBT(绝缘栅双极晶体管)封装
生产线建设
评价机构: 北京一轻环境保护中心 (签章)
法定代表人: 唐瑾 (签章)
评价文件类型: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
项目负责人 |
登记类别 |
登记证编号 |
签字 |
杨本晓 |
化工石化医药类 |
B10070070400 |
评价人员情况
姓名 |
职称 |
登记证编号或岗位证号 |
备注 |
签字 |
任玉平 |
工程师 |
环评岗证字第B10070004号 |
编写 |
审查人签字: (登记证编号B10070020500)
建设项目基本情况
项目名称 |
新能源汽车IGBT(绝缘栅双极晶体管)封装生产线建设 |
||||||||||||
建设单位 |
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|
||||||||||||
法人代表 |
毕荣华 |
联系人 |
齐海润 |
||||||||||
通讯地址 |
海淀区永丰路5号院2号楼 |
||||||||||||
联系电话 |
18701620468 |
传真 |
58711727 |
邮政编码 |
100094 |
||||||||
建设地点 |
海淀区永丰路5号院2号楼 |
||||||||||||
立项审批部门 |
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|
批准文号 |
- |
||||||||||
建设性质 |
改扩建 |
行业类别 及代码 |
电气机械及器材 制造业(39) |
||||||||||
占地面积 (平方米) |
468 |
绿化面积 (平方米) |
- |
||||||||||
总投资 (万元) |
10938.31 |
其中:环保投资(万元) |
11 |
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|
0.1% |
||||||||
评价经费 (万元) |
2.5 |
预期投产日期 |
2013年12月 |
一、 工程内容及规模:
二、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:
拟建项目所使用的厂房现为空置厂房。 公司现有经营内容为新能源动力及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试验、试制和中试生产等。没有高温、高压、辐射、振动等危险性作业,在产品研发、试制和中试生产过程中,不存在危险性作业问题。 1、废水:项目没有宿舍和食堂,没有餐饮废水产生。 生产废水来源于中央空调排放的蒸发水、加工车间排放的卫生清洗废水。生产废水中不含特殊污染物,年用水量500吨。生活废水为员工的洗手、如厕排放的污水。年用水量为250吨,则年用水量为750吨。年总排水量为700吨,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,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。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为COD:300mg/L、SS:150mg/L、氨氮:20 mg/L。各污染物的年排放量为:COD:0.21t/a;SS:0.105 t/a;氨氮:0.014t/a。污水排放量不大,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,没有特殊污染物。污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道,最终进入航天城污水处理厂。水污染物浓度能够达到北京市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11/307-2013)中“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”,项目所排废水对地表水体没有直接影响。 2、噪声:公司对外界有影响的主要噪声源为中央空调机组和空压机,其运行噪声为65~85 dB(A)。生产设备均在室内使用,对外环境影响很小。室内设备多数是进口设备,具有先进性、适用性、安全性、高效性、环保性和可靠性,噪声源强低于80 dB(A),再经过建筑墙体隔声,传播到建筑物外可达到60分贝以下,其营运期噪声可以达到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 12348-2008)和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096-2008)中的2类标准。 室外有中央空调机组和空气压缩机各1台。位于项目所在建筑的东北侧墙外。空气压缩机噪声源强最高85 dB(A),位于专用空压机房内,间断运行,经隔声后噪声小于60分贝。 公司周围600米内都是厂房、道路和绿地,没有噪声敏感建筑,项目设备晚上不运行,故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污染。 3、固体废物:公司排放的一般工业废物1.0吨;生活垃圾全年排放生活垃圾2.5吨;危险废物废切削液、废防锈油和废乳化液等,年产生量0.3吨。 公司排放的一般工业废物和员工生活垃圾经过分类收集,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予以回收利用,不可回收的垃圾由园区保洁部门统一清运到垃圾中转站;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。 4、废气:拟建项目所使用的厂房(二层部分建筑)现为空置厂房,原有的研制和中试生产过程中有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序,会排放焊接烟尘,转子组件中电焊产生的烟尘,定子组件中电烙铁焊接导电环产生少量烟尘。焊接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不外排,该生产设施2011年已经全部拆除。 上述环境问题已经通过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的竣工验收。 |
三、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
1、自然环境简况(地形、地貌、地质、气候、气象、水文、植被、生物多样性等): (1)地理位置: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路5号院2号楼,地理坐标东经116°13′59″,北纬40°04′35″。海淀区东与西城、朝阳区相邻,南与宣武、丰台区毗连,西与石景山、门头沟区交界,北与昌平区接壤。全区总面积430.77平方公里,南北长约30公里,东西最宽处29公里。 (2)地形地貌 拟建地位于海淀区,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,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。地势西高东低,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,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15%左右;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,面积约360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85%左右。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,海拔1278米;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,海拔35米左右。西部山区统称西山,属太行山余脉,有大小山峰60余座;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,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,至望儿山止,呈东西走向。 (3)气候、气象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冬季寒冷干燥,盛行西北风,夏季高温多雨,盛行东南风。年均气温12.5℃,1月份平均气温-4.4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21.7℃,7月份平均气温为25.8℃,最高气温为41.6℃。年日照数2662小时,无霜期211天。年平均降水量628.9毫米,集中于夏季的6-8月,降水量为465.1毫米,占全年降水的70%;冬季的12-2月份降水量最少,仅占1%。因此,夏季雨水多,春秋干旱,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。年平均风速为2.4m/s,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。 (4)水文、地质 该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孔隙水,属承压含水层分布区,含水层由多层砂砾石及少数砂层组成,总厚度为50m左右,渗透性较强,渗透系数150m/d左右,富水性较好,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m3/d,地下水储存量1000~1500万m3/km2,开采井密度8个/km2左右,开采深度目前为80~120m,开采模数50~80万m3/a·km2。 该区地下水以上游地区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和降水渗入补给为主,其次为灌溉水的回归补给和地面水的渗漏补给等。主要消耗于人工开采和以侧向迳流形式流出本区,由西南流向东北,水力坡度约0.8‰。 该区降水垂直入渗系数为0.20~0.25,渗透性能一般,对污染物也具有一定的阻滞、吸附、分解等自然净化能力,而且在含水层间也分布有连续性较强,不同厚度的粘性土相对隔水层,为地下水防护条件较好的地区。但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强烈影响,表层地质结构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,下部含水层间的相对隔水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,如人防工程和凿井等,形成了若干个人为的水文地质天窗,成为污染物随下渗水进入地下含水层的通道,使地下水防护条件在部分地区变差。 (5)地表水系 海淀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,总长度119.8公里,主要水系有高粱河、清河、万泉河、南长河、小月河、南沙河、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,还有昆明湖、玉渊潭、紫竹院湖、上庄水库等水面,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%;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,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.28%,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,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,水域面积1.94平方公里。 (6)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海淀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。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,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,覆盖率达60-70%;海拔300-800米的低山地区,主要为油松、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,覆盖率达30-40%;海拔70-300米之间,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,梨、杏等果树和油松、侧柏等;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,以蔬菜、水稻、小麦为主,此外还种植有杨、柳、槐、榆等树木。 2、社会环境简况(社会经济结构、教育、文化、文物保护等):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。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北部地区,位于北京市建设“两轴两带多中心”的海淀科技创新中心,是中关村发展区的核心,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,也是中关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。基地自2001年启动以来,经过几年开发建设,目前环境优美,交通便捷,基础设施完善。 永丰产业基地总用地面积453公顷,是中关村发展区中面积最大的专业园区。按照不同的用地性质,永丰产业基地分为四个工业科研区、一个公共中心服务区和一个生活居住区。其中工业科研用地207公顷,公建用地26公顷,居住用地39公顷,集中绿地60公顷,市政道路用地121公顷,总绿地率35%,总容积率0.93。 基地内科研、工业区用地207.16公顷,重点吸纳新材料产业、信息产业、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、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、光机电一体化产业、空间技术产业等经济效益好、科技附加值高、技术密集的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。科研、工业1区位于基地西北部,用地面积82.68公顷,划分为77个地块,计划发展成为以纳米材料技术产业、超导材料技术产业、砷化镓和镁合金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园区。科研、工业2区位于基地东北部,用地面积44.24公顷,划分为35个地块,将建成以计算机、网络、移动通信、系统软件及相关设备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园。科研、工业3区位于基地西南部,用地面积45.52公顷,划分为44个地块,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、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产业园。 科研、工业4区位于基地东南侧,用地面积34.72公顷,划分为24个地块,定位于空间技术产业园。生活住宅区5区位于基地的东南部,用地面积46.6公顷(建筑面积50.88万平方米,规划居住人口1.4万人,配置一所9年制学校和两所9班幼儿园。
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(环境空气、地面水、地下水、声环境、生态环境等) (1)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环评单位收集了2013年2月(采暖期)及2013年7月(非采暖期)各15天海淀区北部新区地面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,见表3-1。 表3-1 海淀区北部新区地面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
由上表可见,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非采暖期以良和轻度污染为主,首要污染物包括臭氧和细颗粒物;采暖期近半数以良为主,其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,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。 (2)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根据《北京市地面水水域功能分类图》,项目位于地面水Ⅳ类水域功能区。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是其北侧约2.6千米处的南沙河。根据北京市环保局9月27日公布的《2013年8月河流水质状况》显示,南沙河现状水质为Ⅴ2类。 (3)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《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》,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优良、良好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67.9%,较差水质、极差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32.1%,主要超标指标为溶解性总固体、总硬度和硝酸盐氮,超标区范围主要在北京市中心区及南部地区。海淀区主要地下水源地花园村水源地取水井水质各项指标完全符合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 (GB/T 14848-93) 中的 III 类标准限值要求。 (4)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掌握拟建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,环评单位2013年10月25日对拟建地各边界外1米处昼环境噪声值进行了监测。 a、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见图四; b、监测时间:昼间10:00~12:00; c、测量仪器:采用爱华6218B型积分式声级计; d、监测时气象条件:风力一、二级,天气晴朗,气象条件符合噪声监测要求; e、检测结果及分析:噪声测量结果见表3-2。 表3-2 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检测结果 单位:Leq(dB(A))
拟建项目厂界外声环境质量监测值昼间为57.5——58.6分贝,均符合国家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中2类标准(昼间≤60分贝)。 |
四、主要环境保护目标(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)
通过现场调查,拟建地非地下水源保护区,拟建项目周围无珍贵动植物。主要保护目标为声环境2类,空气环境质量二级。 |
五、评价适用标准
环 境 质 量 标 准 |
(1)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拟建项目执行国家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 3095-2012)中二级标准,有关指标见表5-1。 表5-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(GB 3095-2012) 单位:mg/m3
(2)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《北京市地面水水域功能分类图》,项目位于地面水Ⅳ类水域功能区。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中Ⅳ类水体标准。 表5-2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中Ⅳ类标准限值单位:mg/L
(3)地下水质量标准 本项目执行国家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93)中Ⅲ类标准,主要指标见表5-3。 表5-3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93)中Ⅲ类标准单位: mg/L
(4)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根据该地区功能区划,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国家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中2类标准,见表5-4。 表5-4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中2类标准(等效声级:dB(A))
|
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|
(1)噪声排放标准 拟建项目厂界噪声标准执行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中的2类标准,见表5-5: 表5-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(GB12348-2008) 单位:dB(A)
(2)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拟建项目所排生活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航天城污水处理厂,执行北京市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11/307-2013)中“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”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。 表5-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(DB11/307-2005) 单位:mg/L(pH除外)
(3)固体废物评价标准 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、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9-2001); 生活垃圾处置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(2005.4.1)“第三章第三节 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”的规定执行。 |
||||||||||||||||
总 量 |
拟建项目实施后,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建议为:CODcr 0.0255吨/年、氨氮0.0017吨/年。 |
六、建设项目工程分析
工艺流程简述(图示): 原料采购
超声清洗
真空焊接
质量检验
绑定铝线
质量检验
外壳安装
硅胶固化
测试
入库
图6-1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拟建项目主要工艺过程简述: 来料首先使用超声波清洗机,利用去离子水清洗塑料外框表面灰尘;使用真空焊接炉将芯片、绝缘铜基板、铜底板焊接(金属相互焊接,不使用助焊剂,在真空环境内利用温度变化将金属焊接);使用粗铝线键合机将纯铝线绑定;使用压铆机将铜制压环固定,使铜底板与外框连接在一起;将硅胶填充在外框内部,然后放入烘箱进行硅胶固化,使铜底板与外框连接在一起;将硅胶填充在外框内部,然后放入烘箱进行硅胶固化,固化温度最高80℃;使用电流、电压测试仪进行测试,成品入库。 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 拟建项目的生产过程主要为组装工艺,无喷涂、电镀等过程,生产过程中无废气等污染物产生。焊接工艺使用真空焊接,无废气产生。 另外,生产工艺使用去离子水,循环使用,因此没有废水产生。拟建项目不设职工食堂和供热锅炉。职工在工作期间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。 |
七、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
内容 类型 |
排放源 (编号) |
污染物名称 |
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(单位) |
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(单位) |
大 气 污 染 物 |
- |
- |
- |
- |
水 污 染 物 |
生活污水 |
CODCr |
300 mg/L 0.0255 t/a |
300 mg/L 0.0255 t/a |
SS |
150 mg/L 0.01275 t/a |
150 mg/L 0.01275 t/a |
||
氨氮 |
20 mg/L 0.0017 t/a |
20 mg/L 0.0017 t/a |
||
固 体 废 物 |
固体废物 |
生活垃圾 |
2 t/a |
2 t/a |
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|
1 t/a |
1 t/a |
||
噪 声 |
拟建项目各厂界的环境噪声与背景值相比,没有变化,均符合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2类标准。 |
八、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、污染因子识别 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有:生活污水、固体废弃物、设备噪声等。 污染类别 主要污染因子 · 污水 CODCr、SS、氨氮 ·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、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2、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分析 项目排水全部为生活污水,废水年排放总量为85m3/a。根据环评单位对拟建项目生活污水的类比调查,预计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水质见表8-1。 表8-1 拟建项目污水产生情况
从表中可以看出,生活污水排放水质符合北京市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11/307-2005)中“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”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。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Cr排放浓度为300mg/l,CODCr年排放量为0.0255吨;氨氮排放浓度为20mg/l,年排放量为0.0017吨;SS排放浓度为150mg/l,年排放量为0.01275吨。 3、固体废物污染源及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。 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共约1t,经分类后部分废物外卖进行综合利用,其余部分经收集、贮存及处置定期收集到指定地点,环卫部门统一处理。 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共约2t,投资10000元用于收集、贮存及处置定期收集到指定地点,环卫部门统一处理。 拟建项目生产不使用大、中型机械设备,不增加公用设施。 本项目对外界有影响的主要噪声源为生产设备,投资10万元进行减震、隔音处理,其运行噪声为65~75 dB(A)。项目的生产设备均在室内使用,对外环境影响很小。室内设备多数是进口设备,具有先进性、适用性、安全性、高效性、环保性和可靠性,噪声源强低于75 dB(A),再经过建筑墙体隔声,预测传播到建筑物外可达到60分贝以下,其营运期噪声可以达到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 12348-2008)和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096-2008)中的2类标准。 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,周围600米内都是厂房、道路和绿地,没有噪声敏感建筑,项目设备晚上不运行,故预测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污染。 |
九、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
内容 类型 |
排放源 (编号) |
污染物名称 |
防治措施 |
预期 治理效果 |
大气 污染 |
- |
- |
- |
- |
水污 染 |
生活污水 |
CODCr、SS、氨氮 |
市政污水 |
符合规定 |
固体 废物 |
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|
金属废物、包装物 生活办公垃圾 |
综合利用 环卫部门清运 |
符合规定 |
噪声 |
拟建项目各厂界的环境噪声与背景值相比,没有变化,均符合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中的2类标准。 |
|||
其他 |
十、结论与建议
1、结论 (1)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:新能源汽车IGBT(绝缘栅双极晶体管)封装生产线建设。项目投资构成和股权结构: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出资金额15000万元,股权比例93.75%;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金额1000万元,股权比例6.25%。项目内容包括:Ⅰ、进行汽车级IGBT模块设计及工艺研究;Ⅱ、建设一条汽车级焊接式IGBT模块生产线。该生产线的最大设计年产量为15万只/年。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建筑面积5837平方米。分三层,一层面积1830.34平方米,二层面积2003.33平方米,三层面积2003.33平方米。拟建项目占用二层部分建筑进行建设,建筑面积为468平方米。项目预算为10,938.31万元,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费、厂房改造费、电力增容及线路改造费、辅助设备费等。 (2)环境质量现状 ①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非采暖期以良和轻度污染为主,首要污染物包括臭氧和细颗粒物;采暖期近半数以良为主,其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,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。 ②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为北侧约2.6公里处的南沙河,属北运河水系,其水体功能分类为Ⅳ类,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13年8月河流水质情况显示南沙河为Ⅴ2类。海淀区主要地下水源地花园村水源地取水井水质各项指标完全符合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 (GB/T 14848-93) 中的 III 类标准限值要求。 ③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厂界外声环境质量监测值昼间为57.5——58.6分贝,均符合国家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中2类标准(昼间≤60分贝)。 (3)运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分析 ①水污染物排放分析 项目生活污水排放水质符合北京市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11/307-2013)中“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”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。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Cr排放浓度为300mg/l,CODCr年排放量为0.0255吨;氨氮排放浓度为20mg/l,年排放量为0.0017吨;SS排放浓度为150mg/l,年排放量为0.01275吨。 ②固体废弃物排放分析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共约1t,经分类后部分废物外卖进行综合利用,其余部分经收集、贮存及处置定期收集到指定地点,环卫部门统一处理;生活垃圾,产生量共约2t,定期收集到指定地点,环卫部门统一处理,符合相关规定。 ③声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生产不使用大、中型机械设备,不增加公用设施,噪声环境与现状相同,项目对各厂界噪声贡献值,均符合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2类标准。 综合结论: 拟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,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,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很小,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可行的。 |
2、建议 (1)须严格执行“三同时”制度,切实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防范治理措施到位,以保证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。 (2)以“清洁、节约、安全”为原则指导和安排生产,加强生产原材料的管理和使用,加强防火及消防安全工作,配备必要的巡逻检查人员。 (3)对于项目产生的固废应专人收集,集中存放,安全保管,定期处置,防止日晒雨淋、防止二次污染。 (4)项目试生产三个月内须向区环保局申请办理环保验收手续。 |
关键词: | ![]() |
|
版权所有 @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案110108007467号